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化建设正在迅猛的进行,因而城市硬化道路路面的面积不断增加,但这却降低了地下水补给功能,更增大了市政排水管网负担,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本文提出的透水型人行道,旨在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进而为建设生态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奠定基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道路越来越宽,道路硬化面积越来越大。城市道路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量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之一,而人行道又是城市道路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成员之一,其功能性和结构性的使用品质会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生态和使用寿命。我国城市人行道铺装结构大多采用水泥砖,混凝土透水砖,沥青等。这种铺装结构具有造价便宜,施工简便等很多优点,但是随着城市硬化面积的不断加大,也暴露出了明显的缺点:①透水性差,地下水源得不到及时充分补给、涵养,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导致地面大幅沉降;②增大地面径流系数,加大市政雨水排放系统的负荷。因此研究、发展新型透水型人行道对缓解地下水紧张、解决城市内涝、地面大规模沉降有着巨大作用。
透水型人行道主要是用陶瓷透水砖铺设的,从而实现透水、蓄水等功能,其结构主要包括:陶瓷透水砖、碎石垫层、无纺布、缓冲砂等部分,其下部为土基。
河南众光陶瓷透水砖施工示意图:
(1)检查路基并确保平坦及充分碾压。
(2)铺入120-150mm透水混泥土,碎石(直径10-20mm)并用振动机压实。
(3)铺入无纺布。为防止土层分离,无纺织布接口部分需重叠100mm。
(4)铺入缓冲砂(普通河砂)。
(5)压实缓冲砂,使用滚压机30-40m/分左右,压3-5次,压实后缓冲砂厚度为35mm。
(6)调整缓冲砂的平整度及高度。
(7)铺入透水砖。
(8)调整灰缝,铺入灰缝砂。注:灰缝砂一定为粗砂,如果是细砂,容易挡住透水砖的缝隙,影响透水效果。
(9)压实透水砖及灰缝。请在滚压机下粘贴橡胶保护层,使用滚压机30-40m/分左右,压3-5次,如铺贴面高度不一,需用橡皮锤敲平。
(10)清扫干净砖面后,洒水,使灰缝凝固,完成。施工完成后6个小时内不能行走,如下雨要遮住砖面。
在整个人行道的面层,通过陶瓷透水砖这种特殊材料改变水的表面张力,将雨水、冰雪融水通过透水面砖的通道孔吸收到透水面砖内。然后通过砂垫层(为了避免产生过大的永久性变形,砂垫层的厚度一般为35mm),渗透到碎石垫层中,碎石垫层的主要作为排水基层,一方面能迅速将水体排放到路床,另一方面能防止渗入路床的水或地下水因毛细现象上升,从而有效防止含水土基的冻胀作用对路面结构整体稳定产生不良影响。最终渗入地下的水能够在土基中得以保存,不仅能满足植物水分的补给,而且还能补充地下水位。最主要的一点的是透水型人行道的独特之处在于人行道表面的雨水不仅靠砖与砖之间的接缝来渗透,而且砖体本身也透水;另外,在人行道下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渗水井,以利于增加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按以往传统的人行道结构设计、施工方法修建的人行道,一旦水从人行道面板间缝隙中渗入后无法排除,对人行道下承结构的承载能力产生影响,最终出现人行道板的翘曲、断裂、松动、沉陷等问题,并且表面时常有积水、不平整等现象,从而减弱人行道的使用品质。而既具有一定强度又具有透水、渗水、排水功能的众光陶瓷透水砖人行道则很好的避免了这些弊端,而且还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①减轻降雨季节大量雨水沿地面径流的现象,降低排水系统的负担,提高防洪能力,有效缓解现在日益严重的城市内涝现象,明显降低暴雨对城市水体的污染。
②消除路面积水,增强路面抗滑能力,为人们提供安全、优质的步行条件;
③ 充分利用雨雪降水,补充城区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资源,发挥透水型路基的“蓄水池”功能,有助于水资源循环利用,并且由于地下水位的抬高可有效避免地面沉降;
④由于土壤中水分的增加,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得以有效改善,使小区域的生态平衡得到调整;
⑤根据资料介绍,透水面积每增加10%,环境温度就会降低0.25摄氏度,因此在城市道路建设中采用透水型人行道可以减缓城市“热岛效应”,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⑥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创造安静舒适的生活和交通环境,雨天可以防止路面积水和夜间反光。冬天不会在路面形成黑冰(由霜雾形成的一层几乎看不见的薄冰,极危险), 提高了车辆、行人的通行舒适性与安全性。
此文章来自河南众光生态新材料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