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
发布时间:2023-02-28 14:15:34点击:82评论:0字体:T|T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上,就推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担当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站在新征程的发展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建议》的战略部署,奋力谱写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新篇章。
一、“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斐然,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十三五”是我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第一个关键五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三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如期完成,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十三五”以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工业增加值由24.54万亿元增长到31.71万亿元,年均增长5.9%,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的28.1%,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网络,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固。当前,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在创新驱动下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进程加快,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时期,我国动员各方力量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成17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持续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加快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基础软件、产业技术基础等基础技术和产品攻关,一批重点领域核心环节瓶颈短板问题初步缓解,产业创新和基础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投入分别增长62.3%、55.1%,合计占全部研发经费比重由15.5%提高至17.3%,2019年国际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7.7%,投入强度由0.94%提高至1.32%,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在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成果。嫦娥揽月、C919试飞提速、北斗组网、天问启程,航空航天装备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海斗探海、蓝鲸钻井、双龙探极,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快速发展。第三代核电装备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大幅提高。国产中央处理器(CPU)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缩小,11代液晶显示器生产线投产,语音、图像和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重要领域专利数量全球领先。
一批新产业新模式加速涌现,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向纵深推进。“十三五”时期,我国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不断加速。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49.4%和51.7%,305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覆盖了92个重点行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4.9%。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贯标企业突破2万家,炼化、印染、家电等领域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夯基架梁工作基本完成,产业规模达3万亿元,工业应用程序超过25万个。工程机械、电力设备、风机制造等行业服务型制造业务快速发展,工业设计、信息技术、节能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壮大。
一批重点产业链竞争力加快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明显。“十三五”时期,我国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前两年完成1.5亿吨去产能上限目标,累计退出“僵尸企业”的粗钢产能6474万吨。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27.5%,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技术改造投资增加,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至14.4%。太阳能光伏、轨道交通装备、特高压输变电装备、核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链优势明显,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风电装备等发展迅速,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一批信息网络产品和服务加快发展,数字红利不断释放。“十三五”时期,我国按照适度超前原则,连续开展网络提速降费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建成了世界一流、质优价廉的信息通信网络,各种各样的网络技术及应用飞入寻常百姓家,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截至2019年底,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分别达到91%、96%,千兆光纤覆盖用户超过8000万户,所有城市建成了光网城市,行政村通4G和光纤比例均超过98%,实现农村城市“同网同速”。“十三五”以来,固定宽带和手机流量平均资费水平下降95%以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车联网等新技术快速发展,远程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新业态迅速兴起,共享经济、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加速普及,焕发蓬勃生机。
一批优质企业和国产品牌脱颖而出,“中国制造”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时期,我国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企业服务体系,企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大幅提升。2019年我国有133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榜单,23个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知名品牌入选世界品牌500强。在信息通信、轨道交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技术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业化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型“独角兽”企业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局面初步形成,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超过80%,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不断完善。
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高地加快崛起,制造业区域布局更加协调优化。“十三五”时期,我国深入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统筹优化东中西和东北地区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和要素资源向优势地区集聚,推进产业国内有序转移,着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制造业发展动力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展动能增强,创新要素快速集聚,龙头带动作用日益凸显,2019年三大区域工业增加值总和占全国比重达到44.4%。一批中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制造业快速发展,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增长极。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批复9批共416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对全国工业增加值的贡献超过1/3。
二、“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任务十分紧迫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制造业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步伐加快。《建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提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扣准了发展的时代脉搏,必将对我国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要求。现阶段,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只有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才能引领我国经济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性转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外部环境“逆风逆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加试”,经济下行“压力测试”,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同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发达国家加快推行“再工业化”,新兴市场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加之,我国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劳动力、土地成本逐年攀升,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仍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能力不强等问题短板,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还面临不少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建议》确定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出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具体目标,对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勇担使命,着眼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更高起点上统筹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而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实现供求动态平衡。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是供需矛盾的焦点所在,是提升供给体系创新力和关联性的关键。《建议》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勾勒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清晰路径。“十四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必须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改革创新,用系统性办法解决结构性问题,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促进形成供给与需求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更深度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体系,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是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迫切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在带来一系列新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机遇,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克服了危就是机。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挑战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近年来,随着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地实施,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需求结构深度调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提速。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是经济运行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既处于全球竞争的“漩涡之中”,又处于科技革命的“浪尖之上”,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性作用更加凸显。“十四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形势,既要客观看待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困难挑战,又要用好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技术革命、全球格局变化的重大机遇,更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市场优势、规模优势、人才优势和配套优势,以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坚定不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建议》对“十四五”时期及中长期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都把发展工业特别是发展制造业放在重要位置,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长足进步。当前,工业和信息化系统面临的紧迫任务就是根据《建议》提出的新要求,精心编制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等相关规划,充分发挥中长期规划对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快关系战略性全局性的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向纵深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要把创新摆在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全局的核心位置。集中精锐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突破重点领域“卡脖子”问题。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引导企业向应用基础研究等创新链前端延伸,催生更多自主创新、颠覆性创新成果。在重点领域继续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两化”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是统筹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重要抓手。要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打造从标准、产品、装备、生产线到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完整体系。大力建设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5G商用步伐,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广泛推行绿色制造,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降低制造业能耗、水耗。把发展服务型制造作为延长制造业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地位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引导制造业企业发展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个性化定制等增值服务,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
坚持增效益上水平,推动全产业链系统优化升级。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必然要求。要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构建新兴产业发展生态,保持和发展好完整产业体系,加大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通产业链“堵点”,补上产业链“断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用好我国发展战略纵深,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
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企业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主体力量。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支持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领航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初创企业的政策支持,在产业链重要节点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建立企业联系制度,畅通政企双向沟通渠道,完善稳企政策体系,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战略。需求是生产的原动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必须把人民需要作为目标导航器,满足传统需求,创造新的需求。提高供给质量,激活消费潜力,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努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鼓励外向型企业加快出口转内销。拓展投资新空间,着力点放在既利于调结构、增后劲,又利于促消费、惠民生的领域,引导民间和社会资本加大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扩大信息消费和智能家电、智能终端、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等新型消费。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
坚持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良好的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土壤,是国家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强化人才支撑,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完善再分配机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切实扭转“脱实向虚”倾向。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依托“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高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筑互利共赢的合作体系。
- 所在地区:
- 山东
- 联系地址:
-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海川路66号
- 联 系 人:
- 孙艳
- 联系电话:
- 18053750161
- 传真:
- 联系手机:
- 18053750161
本页网址:http://www.shangjib2b.com/com85732/news-show-1724864.html
推荐关键词:强国,坚定不移,坚定,制造,建设
票
- “交通强国”加成“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照明系统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 助力重大项目建设 扩投资部署新金融工具
- 培育壮大优质企业 推动建设制造强国
- 智慧工厂成制造业转型新趋势 各大企业加码建设
-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 培育壮大优质企业 推动建设制造强国
- 智慧工厂成制造业转型新趋势 各大企业加码建设
-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 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 央地加速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进度 Table 'www_shangjib2b_c.mo_ecms_news_1' doesn't exist
select id,userid,title from ***_ecms_news_1 where id in (1724690,1724752,1724491,1724702,1724764,1724860,1724695,1724757,1724839,1724673) limit 10